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>tp钱包app正文
端午节有哪些习俗(端午节有三个什么习俗)
2022-03-11 06:17
一、端午节,当然一定要吃粽子
吃粽子,是端午节最古老的习俗。
粽子大家都很熟悉,但许多人不知道的是,端午,最早人们吃的不是粽子,而是“枭羹”。
《史记》中就曾记载:“汉便东郡送枭,五月五日为枭羹以赐百官。以恶鸟,故食之。”因为吃的多了,所以枭渐渐地就越来说少,捕捉起来颇为不易,所以“枭羹”的习俗也就没有流传下来。
到了东汉,便已经出现了吃粽子的习俗,但一直到晋朝,粽子才演变成端午的主要食品。
关于吃粽子的起源有很多,但人们大多都愿意把粽子和屈原连接在一起。
屈原
屈原,战国时期楚国人,曾担任“左徒”一职。
屈原非常热爱自己的国家,忠孝仁义的气节让屈原衷心的履行着作为一名臣子的职责,所以对于朝廷中他觉得不对的,都要直言规劝。
关于屈原谏言的故事在《史记·屈原列传》、《无能子》、《新列国志》、《清宫禁二年记》中均有记载。
在屈原看来,谏言是臣子应尽的责任,但他忘了,谏言本身就有弊端,作为一国之君,对于自己不喜欢的谏言是可以依律处理的。
屈原一生三次被流放,可谓十分不得志,但即便如此,他也从内心深处热爱着自己的国家。所以当楚国的都城郢都沦陷的消息传来的时候,已经76岁的屈原留下了伤心的泪水,这些泪水是为已经死去的楚国人民的哀悼,也是为再也无法实现的信念而哀悼。
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,流浪到湖南洞庭湖的屈原投汨罗江,殉国而死。
大家都知道屈原是忠臣,所以每到五月初五,人们都会带着实物来纪念他。
吃粽子是楚国的风俗,为了纪念他,每到这一天,人们就将包好的粽子煮熟之后投到汨罗江里,鱼吃饱了,就不会伤害屈原。
如今的粽子多为三角形,其实最早的粽子是没有固定的形状的。
粽子
传说,孟姜女的丈夫杞梁被抓去修建长城。一别三年,音讯全无。
思夫心切的孟姜女决定千里寻夫。那时正值五月,家家户户都在包粽子,孟姜女也包了丈夫最喜欢吃的粽子,但让她没想到的是,她的丈夫其实早就死在城墙之内了,伤心不已的孟姜女痛哭失声。
为了纪念他们的爱情,人们将粽子包成三角形,一个代表阴,一个角代表阳,象征二人从此阴阳相隔,却又永不分离。
孟姜女的故事只是一个传说,关于粽子的形状,比较靠谱的说法是与牛角有关,这个说法出自于《诗经·周颂》:“时犉牡,有捄其角。以似以续,续古之人。”
祭祀是古代的传统,牛则是高级别的祭品,只有皇帝主持的祭祀活动才会用,普通老百姓则会用粽叶将黍米包裹起来,因为古人认为牛的角是可以通灵的,所以便把粽子包成牛角的形状用来祭祀。
西周出土的史墙盘铭文中就有“(木齐)角(音戈)光,义其祀”之句” 记载。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:牲首的两个角平齐而有光泽,用来祭祀正相宜。
艾草
二、插艾草,去邪气
端午最早可以追溯到夏商周时期,也就是历史中的上古时期。
在上古时期,夏至和冬至是历法的分界线,所以意义十分重大,由此便演变出了各种盛大的活动。
端午就是古代的夏至。
在古代,人们采用的是干支纪年法,是按照干支的次序来确定日子的,节日也是一样,所以端午并不是固定在五月初五这一天,而是五月的第一个午日,后来,经过不断地演化,才将端午固定在五月初五。
关于端午就是夏至的说法,最在在西晋著名史学家司马彪的《续汉书·礼仪志》中有记载:“仲夏之日,万物方盛,夏日至,阴气萌生,恐物不揉懋。”
因为夏至过后,天气燥热,蛇虫滋生。为了驱蚊辟邪,人们便引申出了各种活动。
插艾草就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种。
一把艾草
关于插艾草的习俗在《荆楚岁时记》中就有记载:“采艾以为人,悬门户上,以禳毒气。”
艾草,可全草用药,李时珍的《本草纲目》里就说,“艾叶能灸百病”。
关于插艾草的起源,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。
黄巢起义
传说唐朝末年,一个名叫黄巢的人起兵造反,据说他杀人如麻,十分可怕、
有一天,黄巢和他的起义军来到了河南邓州。
大军进城之前,他和一个随从扮成普通百姓先进了城以勘察地形,刚进城不久,他就奇怪的发现城中的不少百姓都携家带口的往外逃。
以为发生了什么事的黄巢顺口就对身边的一个妇人问道:“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?”
妇人见黄巢是一个外乡人,便立刻小声的对他说:“县衙大爷已传令,说黄巢马上进城了,让我们快些逃命。”
黄巢继续问道:“那既然是逃命,为什么要牵着年龄小的孩子,抱着年龄大的孩子呢?”
妇人回答说,年龄大的孩子的父母都被乱军打死了,是遗孤,年龄小的是我的孩子,如果黄巢打来了,我宁可放弃我自己的孩子,也要保护亲人的孩子。受人之托,就要忠人之事。
妇人的一番话让皇朝十分感动,他对夫人说他就是黄巢,而且他从来不伤害老百姓,只和官府打。
说完,黄巢顺手砍了几株艾草交给妇人,让她插在门上作为记号,这样起义军就不会伤害她了。
妇人立刻把这个消息传给了其他村民,果然,所有的老百姓都躲过了一劫。
这一天,正好就是五月初五端午节,所以后来每到这个日子,人们都会在门前插上艾草,以保平安,久而久之,插艾草的习俗也就流传了下来。
除了插艾草以避毒之外,人们还将蝎、蜈蚣、壁虎、蟾蜍、蜘蛛等五毒的图案秀在背心上,小孩子穿着便能避毒。
赛龙舟
三、赛龙舟是端午节最主要的竞渡活动。
关于赛龙舟的习俗最早源于上古时期人们的图腾崇拜。
这种说法闻一多先生在他的论文《端午考》中有较为详细的论述。
闻一多先生认为,上古吴越地区的人们对龙的崇拜,认为自己是龙的子孙,是一种标准的图腾崇拜。
吴越民族作为上古时期的百越族群,大多数已经融入到汉族了,但也有少数支系的后裔,一直繁衍流传了下来,分化成了壮、布依、侗、傣、黎等民族。
在这些少数民族的习俗中,关于对龙神的崇拜也渐渐流传了下来,其中又以苗族的龙舟节最为出名。
龙
关于苗族五月初五龙舟节,最主要的说法就是祭祀,就连传说都与龙有关。
很久以前,有一个名叫保公的老人,和他的独子九保一起以捕鱼为生。
有一天,父子俩一起去打鱼,突然之间,狂风大作,深潭中突然蹿起一条恶龙,一下就把九保给拖走了。保公急忙跳入潭水中寻找,找到了一个龙洞,他游到龙洞里一看,儿子已经死了。
为了给儿子报仇,保公拿着火草,潜入龙洞,一把火将龙洞烧了,大火烧了三天三夜,终于把恶龙烧死了。
龙死了之后,便浮在了水面上。村民们看见这么大一条龙,都赶来分龙肉吃。那一天夜晚,死去的龙给村民们托梦:“我伤了老人的独子,自己也赔了一条命,如果你们能行好,就用杉树依照我的身躯,在江上滑几天,像我活着的时候一样,我就兴云作雨,让你们五谷丰登。”
第二天,人们就按照龙所说的,用杉树做了一条小舟,在江水上滑了几天,果然降了喜雨,那一天就是五月初五。
越王勾践剑
关于龙舟竞渡,还有另一种说法也流传了下来,就是记载于《楚传》中的“越王勾践说”。
相传越王勾践灭国后,为了报仇,以竞渡的名义暗中操练水军。
其实,在古代,竞渡活动一开始并不是端午特有的活动,或早或晚都可以举行竞渡,比如《会稽志》中就记载到:“二月二日,帅府领客观竞渡。”
渐渐地,赛龙舟便演化成了习俗,流传了下来。
到了唐代,竞渡逐渐演变成了一个娱乐活动,其场面之热闹,是其他任何节日都无法比拟的,张建峰《竞渡歌》就有生动的描写:
“五月五日天晴明,杨花绕江啼晓莺。使君未出郡斋外,江上早闻齐和声。使君出时皆有准,马前已被红旗引。两岸罗衣破晕香,银钗照日如霜刃。鼓声三下红旗开,两龙跃出浮水来。棹影斡波飞万剑,鼓声劈浪鸣千雷。鼓声渐急标将近,两龙望标目如瞬。坡上人呼霹雳惊,竿头彩挂虹蜺晕。前船抢水已得标,后船失势空挥桡。疮眉血首争不定,输岸一朋心似烧。只将输赢分罚赏,两岸十舟五来往。须臾戏罢各东西,竞脱文身请书上。吾今细观竞渡儿,何殊当路权相持。不思得岸各休去,会到摧车折楫时。”
除了吃粽子,插艾草,赛龙舟,不同的民族还有着不同的习俗,比如斗草,赠扇子,吃茄子或长豆等等,但追根究底,都是人们对辛福生活的祈求和对圣人先贤的追思,也正是这些深刻的文化内涵,让端午节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,仍然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。